《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在他心中,这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不过,话虽如此,这本书中还是有些颇为生硬或者说魔幻的段落让人有吐槽的欲望的。
比如建宁公主新婚时阉割吴应熊,要知道吴应熊他爹吴三桂可是当时的平西王啊,他的世子被朝廷的公主阉了,除了愤怒外竟然没有太大的反应,实在是有些不合理。
当然了,金老爷子写这个情节,无非是为了推动故事继续发展,真实历史上是不会有这种离奇恶搞的事情发生的。
清朝官方史书记载,吴应熊娶的的确是建宁公主,但和小说中康熙妹妹的身份不同。
这位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女儿,排行十四。也就是说,真正的建宁公主,是康熙老爹顺治的妹妹,论辈分康熙还要叫这位建宁公主姑姑呢。
在顺治执政时期,孝庄皇太后和顺治皇帝出于笼络和监视汉臣的目的,才决定将建宁许配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建宁公主出嫁时,刚刚满十三岁。古人成婚一般都比较早,平头百姓家里30岁当祖母的都不少见。
小说中的建宁,为了不嫁给吴应熊直接化身“毒妇”,把自己这个便宜老公直接阉掉完事。但这毕竟是小说,实际上吴应熊与自己这位小自己7岁的妻子婚后生活相当和睦,建宁还给吴应熊生下了一个孩子:次子吴世霖。
但可惜的是,这些琴瑟和鸣的幸福过往,最容易被外来的打击所打破。
前文我们提到,将建宁许配吴应熊,其实是顺治和孝庄的一步暗棋,除了用这种方法来笼络这些汉臣外,两人最大的目的,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将吴应熊这个平西王府的世子留滞京中,充当牵制吴三桂的人质。
对于吴三桂来说,这也的确算是捏到了他的命脉。与庶子吴应麒相比,吴应熊才是吴三桂钦定的正牌继承人,对于吴三桂乃至平西王一脉意义重大。
康熙十二年,对吴三桂始终忌惮不已的朝廷还是对他下手了。朝廷先是以“云贵军事已停”为由,收缴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
这一印信是早年间清廷授予他的重要信物,有了他,他才能名正言顺的管理和插手云南的地方事务。而朝廷收缴这一印信的举动,也可以视为将要对他开始动手的征兆。
果然,在这之后不久,康熙又接连将云南王对当地的人事任免权和司法权收了回去。站在朝廷的角度,这些权柄被这样一个藩王所得,自然不利于统治。
但对于吴三桂而言却不一样,这些东西本就是他效忠清廷的报酬,也是他出生入死为清朝打下天下后应得的待遇。于是,在康熙进一步执行削藩之策后,吴三桂反了。
在公然谋反前,他先派亲信到京城,准备将吴应熊接回。这一举动极为重要,即使不顾念父子之情,一个成年且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是造反政权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
对此,吴应熊也是极为清楚。但他却并没有动身离京,而是将自己的大儿子吴世璠送回了父亲那里。
在《康熙王朝》中,作者二月河是这样解释吴应熊的这一举动的,他认为,吴应熊作为平西王世子,目标太大也太明显,在康熙锐意削藩的敏感时刻,如果自己离京那么康熙会立刻得到风声,自己父亲的造反计划也就立刻暴露了。所以,他之所以不离京是为了麻痹康熙,并且帮助自己的父亲在京城中继续收集情报。
但这种说法,还是有些牵强的。吴应熊十岁随父亲入关,在他之后的人生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清朝打交道,就连他的妻子也是清廷的公主。所以,对他来说,反清复明未必真的那么重要。
相反,从他本人的经历来看,在京城的这几十年里,他过得顺风顺水,作为平西王世子,他虽然身份敏感却也足够尊贵,这样的情况下,他对于造反应该是比较抗拒的。
至于暗中收集情报,同样有些不切实际。吴三桂谋反的事情一旦传到康熙耳中,那吴应熊无疑就成了最受怀疑的对象,那时他避免瓜田李下的误会还来不及,哪有机会搞什么通风报信的操作呢。
但他毕竟是吴三桂的儿子,理解父亲的举动即是顾念亲情,也是为了内部的稳定,所以他才会将自己的大儿子交给父亲的亲信带回。可以说,吴应熊的这些举动,充满了矛盾和迷茫。
可像谋反这样的大事,又哪里有什么中间派生存的空间呢?在得知吴三桂谋反,以及吴世璠离京之后,康熙勃然大怒,将吴应熊一家圈禁起来。
满朝文武对这件事也是极为重视,纷纷上奏要求康熙以谋逆罪诛杀吴三桂子孙后裔。康熙思前想后,决定将吴应熊及其次子吴世霖处以绞刑,其他幼子则入宫为奴。
事后,虽然康熙曾经多次下旨劝慰自己的这位姑姑,但丈夫、儿子同时被杀的建宁,又怎么能真的走出这种打击呢?
之后的30年里,建宁就只能孤身一人,离群索居的生活下去了。这可能也是天潢贵胄们在享受与生俱来富贵的同时,也必然负担的苦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