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次反围剿,李德博古喊出誓死保卫广

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674.html

广昌地处武夷山西麓,位于江西省东部边境,为赣、闽两省交界县之一,是抚河的发源地。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东与福建省建宁、宁化两县接壤,西与本省宁都县毗连,南邻石城,北接南丰。地势自南向北倾斜,旴江中贯南北。反“围剿”时期属宁都专区,年从中划出赤水县,以缩小政区范围。其作为中央苏区北大门,也是联系国民党方向的重要通道。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蒋介石和陈诚商议最终将广昌作为第五次“围剿”的关键地点,博古、李德喊出“誓死保卫广昌”的口号。国共双方都从军事上考虑将广昌作为战略决战点,体现了其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分析广昌军事地理条件,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广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与广昌战役全过程。

一、陆路条件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公路修建相对较少。广昌水路条件发达,陆路方面古道使用率较高。中国古道历史悠久,普遍用来货运、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等,例如赣南的梅关古道就因商而起。公路是蒋介石为发动第五次“围剿”夺取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才开始修建,公路配合着其碉堡战术。

1.古道

以县城为中心,往北经甘竹至南丰县城60公里,往西南经头陂至宁都县城60公里,往南经白水寨(今赤水镇)、驿前、达石城县城70公里。在白水寨分路,往东南经大株、塘坊、越武夷山中段车桥隘,至福建省宁化县安远寺,行程公里,可至宁化县城。往东经长桥、水南、登武夷山中段船夫隘,距福建省建宁县80公里。在长城分路,折向尖峰,达武夷山中段茱萸隘,54公里行程亦可抵建宁县城。

2.公路

广昌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没有公路系统,通行多靠古道。年(民国2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实行第五次“围剿”,开始在广昌着手修筑公路,第五次“围剿”时期共修筑两条。城于公路:自南城至于都,北接南丰鄱阳村经甘竹、广昌县城、新安至头陂秀岭,往南修至宁都县。广昌段,北起南丰、广昌二县交界处,南止秀岭,长47公里。广石公路(今广瑞公路):由新安经白水、贯桥、驿前通石城,称广石公路,路面仅宽3.5米。

二、水路条件

广昌水系发达(广昌河流分布情况,见图3-1),水路条件优越,境内河流、港口众多,利于通行。旴江:北宋元祐六年(年),江西转运使张商英,主持疏凿旴水,以通运道。民国时期,境内航程缩短,仅有赤水圩至罗家堡段,航程40公里。由此顺流而下,经南丰至南城县城北87公里,再经金溪水湾至抚州市69公里,再至温家圳58公里。广昌赤水至此,航程共公里。

千善港:发源于千善乡盖竹大队胡源,向西南流经盖竹、千善、高洲至甘竹镇,纳双珠溪等水,在大嵊注入旴江。古竹港:古竹原属南丰县,在其境内原称营迳河,在广昌县境内原名青桐港。自古竹划归广昌后,以其源出和大部分流域所在,改称现名。长桥港:水长流不冻,属抚河系旴江一级支流,因中游流经长桥而得名。

源出武夷山脉南段,赣闽省界九头峰西侧,向西流经张坊、官溪、杨背、长桥,沿途纳水南、科头、株市等溪水,至中坊汇入旴江。柯树港:古称梅岭水。明嘉靖赣州府志载:“梅岭,县北百二十里。梅江源出本岭,经麻源、丁陂,历梅口,会黄土岭诸水达于东江,因呼宁都为梅川。”

其实,梅江源头是广昌县的茶园、坳下、管竹坑,此三水南下至塘背合流,再经前山汇合前山溪折转南偏东,于吴家坊纳梅岭水,向西过柯树,出贯上,进宁都县境,抵梅口注入梅江。因水源和大部分流域,均在柯树乡境内,故改今名。除此之外还有驿前港、中寺港、塘坊港、杨溪港等港口。民国期间,全县渡口有甘竹渡、沙子岭渡、赤岸渡、顺化渡、河东渡、清寿渡、巴口渡、白家车渡、杨家山渡、白水渡、清潭渡等十一处。

三、关隘条件

广昌位于丘陵地带,且为中央苏区的北端,地理位置险要,多崇山峻岭,隘口居多,战争期间关隘起到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广昌地区南部的关隘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发挥了天然的地理屏障功能。高虎脑:位于高虎脑乡贯桥村,山若蹲坐昂首的猛虎,主峰海拔米,西北走向。北面约4公里的大寨脑,位于赤水、高虎脑、杨溪三乡交界处,主峰海拔.2米。

此两山扼控广昌瑞金公路,为战略要地。船尖隘:“东界建宁曰船尖隘”赣闽省界之山口,隘口海拔余米,峻峭险要,以隘北海拔米的船尖山得名。又因尖、顶、头同义,故别称船顶隘、船头隘,还因界于广昌、福建,并有广施福之意,而唤广福隘。距旴江镇东34.5公里,东侧建宁县上排村,西坡广昌县水南乡陈庄,南、北均为海拔余米之高山峻岭。茱萸隘:因隘旁山上盛长中药茱萸树得名。是武夷山脉南段,由赣入闽的又一山口,距旴江镇东偏南35公里。

留子:距头陂圩南偏东8.5公里,西北邻塔坑,东南至九斗垄,西南下陈军山,东西是山,海拔米,山口海拔米,有建于乾隆年间的石砌瓦顶的廓然亭。坳处于上岭下坡之间,至此即坐下歇息,故名。秀岭:山口界宁都县,海拔余米,古称秀岭隘,以山青岭秀得名。距旴江镇西南31公里,东与西接两县界山,海拔三百至四百余米,南麓宁都河源,北侧头陂镇大嶂山。

原是建昌府至赣州府的“官道”过此,现有城于公路通过。鼓锣隘:位于旴江镇西南36.5公里,北至头陂圩12公里,是广昌、宁都二县界山口。西靠燕子岽,南接银岭岽,山径小路南达湛田梅山,北往头陂羡地。隘口海拔米,建有凉亭供行人休息。因两旁山高陡峭,各高出60余米,形如钟鼓楼故名鼓楼隘,清时省写为古楼隘,后又谐称为鼓锣隘。

天子坪:位于武夷山脉南段赣闽两省界山间,广昌、建宁、宁化三县交界处,距旴江镇东南59公里,西南去塘坊圩10公里,东南是宁化县墩丘,东北是建宁县中畲,西边是广昌县的蜈蚣嵊,北米处有海拔米高地。因近邱坊村,古名邱坊隘,后以山势雄伟,隘上有小坪改称天子坪。车轿岭:岭高坡陡径窄,历来凡乘车坐轿者抵岭脚,皆下车轿,徒步登岭,因山口扼赣闽孔道,故有车轿隘之称。

由于方言谐音转化,遂有车口岭、车口隘、衩口隘、车桥岭、车桥隘、车轿隘等名。距旴江镇东南59公里,东面属宁化县营上乡,西侧是广昌县塘坊乡田腰大队。木溪岭:树木遍岭,松、杉参天,是塘坊、杨溪二乡的分水岭,东系张坊溪源头,西为东源溪源头,故岭以木溪名。此山坳是隘口,海拔米,扼山径建有凉亭,西北走向东南。在塘坊、杨溪二乡与石城县交界处,东有马头嵊,西连海拔米高地,南傍石城县界山海拔.8米高地,北靠大湖山。

分水隘:位于旴江镇南偏东54公里处,在塘坊圩南5公里。东北面是广昌县焦畲、西南为石城县桥罗塅,南北为两县界山,山口海拔米。两侧山沟之水,分流二县,地势险要,故名。古岭脑:距旴江镇南偏东52公里,东北海拔.7米(广昌、石城二县界山的山脊),延伸于此,西有一鼓形山头,故称鼓岭脑,后省写为现名。广昌县优越的军事地理条件,给予广昌保卫战提供了良好的军事战略位置,双方的攻防形势也因其险峻的地势条件发生改变。

四、总结

广昌因四周环山、丛林密布、河流纵横、边界多隘口的优良军事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中央苏区的门户。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蒋介石认识到广昌重要的军事地位,中共中央领导人也提出“广昌必须巩固起来”,所以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枢纽,双方把争夺广昌作为第五次“围剿”战争胜败的关键,可见广昌的军事地理条件何其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