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乡村自治善治之路
——建宁县客坊乡创新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郑慧洁黄佳豪揭建南
建宁县客坊乡张溪村村口桥梁一度年久失修,有较大安全隐患,亟需修缮,但经设计概算需投入万元。由于乡村两级财政紧张,村党支部主动联合宗族理事会,在宗族长刘某才的带领下,大伙“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筹得40余万元增补建设费用,一批青壮年乡民共同参与施工建设。最终,长55米、宽7.5米的大桥于去年完工通行。这是建宁县客坊乡围绕“五民工作法”,立足宗族文化特点、凝聚宗族共识合力的生动例子。
近年来,建宁县客坊乡党委、政府为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创新推行“五民工作法”(民事民议、民事民评、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将其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作为加强乡村治理工作的“自选动作”,充分发挥“宗族力量”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宗族长者们列席村民代表大会
民事民议民作主
走进客坊乡客坊村的“口袋公园”,观景亭、长廊铺设在公园两侧,供人观赏、休憩、放松,小巧别致且色彩鲜明的游乐设施点缀其中,公园广场也成为大家饭后消食散步、健身锻炼的首选之地。“建起公园后,不仅环境得到了改善,我们也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感觉非常幸福。”家住公园附近的邹大叔感慨。
不仅如此,饮用水的安全质量有所保障、农贸市场建设规范化……一项项群众关切的实事落地见效,都得益于“五民工作法”的推行。该乡通过工作队、各专业队伍、乡村两委干部与各宗族力量挂钩结对,主动上门走访,搜集群众在生产生活、民生项目等方面的需求。而后各村党支部组织干部积极参与宗族事务商议,引导宗族对乡村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建议,真正让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自己商量着办,办出实效、办出水平。
今年来,该乡通过宗族理事会累计收集到民生领域项目需求16件。截至目前,已有9个项目开工落地,获得群众好评。
民事民筹民受益
“原来的公路宽度只有3.5米,路面泥泞坑洼,而且地势陡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开车时,特别是在交会的时候,心惊胆战啊!”回忆起客坊乡公路修缮前的景况,里源村村民陈大叔打开了话闸子。
客坊乡外出乡贤人才众多,如何更好地践行“民事民筹”?“我们通过宗族理事会,充分挖掘现有的资金、技术、人脉等优势,与乡贤保持沟通联络,为家乡建设织好‘感情网’,鼓励发动乡贤群众筹资筹劳,助推乡村公路、桥梁、水库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刘斯豪介绍。
“修路致富振兴乡村”,宗族力量不可或缺。据了解,修缮公路时,经设计勘查,仅前期所需资金就高达余万元。面对乡村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该乡宗族理事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