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宁公主守寡七年,侄儿康熙非要杀她两个儿

年,建宁公主刚守寡,就和两个幼子一起被幽禁。7年后,侄儿康熙非要处死她的俩儿子,建宁公主拼命求饶:“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狠?”

康熙却说:“要怪就怪吴三桂。”

可这时候,吴三桂已经死了3年了。

吴三桂,是建宁公主的公公。

她一生的命运和悲剧,几乎都来源于这位公公。

大多数人对建宁公主的印象,还停留在《鹿鼎记》中的那个刁蛮公主。

《鹿鼎记》中的她,是康熙的最心疼妹妹,任性自由,有太后疼爱。虽然与吴三桂的儿子有婚约,她却始终只爱“小太监”韦小宝。

最终,她跟着韦小宝浪迹天涯,和一群女人共侍一夫。

可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根本没有这样的洒脱和自由。她虽然不需要和别的女人一起争夺丈夫的爱,却有着更为凄惨的经历和结局。

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没有爹娘疼爱,属于后宫小透明公主。

年时,哥哥顺治把她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场无限风光的婚姻。

当时的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配合清军一起灭掉了李自成、张献忠,是朝廷最器重的新贵,未来不可限量。

而建宁公主,则是当朝皇帝的妹妹。公主嫁入功臣之家,再合适不过。

从外表看起来,这是清廷对吴三桂的器重,也是建宁公主的福气。

但是,从小生活在帝王家的建宁公主,却清醒地知道,这桩婚姻的背后未必是幸福。

从清朝诸多公主的婚嫁来看,要么是远嫁蒙古,稳固蒙古势力;要么是内部消化,嫁给爱新觉罗的后代。而这两种婚姻,基本上不会出现大变故,唯一有的就是后宅乱斗。

可她和吴应熊的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胆战心惊:朝廷希望以婚姻为名义困住吴应熊,把他留在京城,好让吴三桂有所忌惮。

当时的吴三桂,有自己的军队,军功很高、野心勃勃,清军一面重用他,也一面忌惮他。在这个时机,如果开始打压吴三桂,朝廷将自顾不暇;如果放任不管,以后情势堪忧。

无奈之下,联姻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年,建宁公主嫁给了吴应熊,吴应熊也以驸马的名义,自此长期居住在京城。

顺治为吴应熊加官晋爵,授他三等子爵,给他无上荣耀,实质上不过是把他扣在京城当人质。

----

令建宁公主稍稍欣慰的是,这桩婚姻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惊无险。

公主婚后和丈夫吴应熊很和睦,感情很好,也有了几个孩子。吴应熊虽然纳了几房妾氏,但一直都非常尊重公主。

而这些年,远在云南的吴三桂,虽然和朝廷有些小摩擦,但是基本可控,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夫妻俩的幸福生活。

然而,到年时,吴三桂即将六十大寿。朝廷破天荒给建宁公主派了一项任务:和额驸吴应熊、长子吴世霖,一起去云南,给吴三桂摆寿。

多年来,朝廷一直不愿意让吴应熊离开京城,生怕出现变故。

可这一次,朝廷却主动让这一家子去云南,建宁公主知道,绝对不可能只是表面上的祝寿这么简单。

当时,吴三桂管辖云贵两省事务,经常与中央派过去的两省督抚产生矛盾,有时候,吴三桂还直接以士兵们为借口挑衅。对两省督挑衅,其实就是吴三桂在不断试探清廷的底线。

多年经营云贵事务,吴三桂早已经不满足于区区王爷的称呼。而朝廷这边,也对吴三桂的壮大和挑衅不满,着手开始筹备削藩事宜。

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拜寿是假,试探虚实是真。

果不其然,建宁公主很快就接到了任务:试探吴三桂对朝廷的意图,消除吴三桂对朝廷的猜忌。

在朝廷的构想中,中央这边对吴三桂的挑衅施压,而建宁公主这边就带着孩子用怀柔政策,和吴三桂谈感情,双管齐下稳住吴三桂。

建宁公主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孩子来到了公公府上。

或许是许久不见孙子和儿子,吴三桂表现得格外开心,对建宁公主的劝说也是满口答应:“我会好好考虑的。”

年7月,吴三桂主动向朝廷申请撤藩。

听到这个消息,建宁公主总算松了一口气。

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朝廷同意,直接展开行动,未来她和额驸的生活,就再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

可让建宁公主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康熙着手去准备撤藩、派使臣前去的时候,吴三桂突然翻脸。

他直接扣留朝廷使臣,还杀了云南巡抚,直接改旗易帜。

吴三桂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康熙,也让建宁公主的生活一步步走向绝境。

康熙决定,撤藩势在必行,吴三桂既然敢叛乱,朝廷决不姑息,要强力镇压。

但当时,朝中不少官员都不看好这次平叛行动,认为朝中暂时无可用的将领,斗不过经验丰富的吴三桂。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舞军心,表示决心,康熙直接拿吴应熊和吴世霖下了大狱。

建宁公主立刻乱了方寸,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儿子,都在生死边缘徘徊。

可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祈祷公公吴三桂迷途知返。

然而,吴三桂接下来的动作,彻底把建宁公主推入了深渊。

吴三桂不顾朝廷的反应,也不在乎儿子和孙子,直接自立为王。

康熙十三年(年),吴三桂自称“周王”元年。

这样的吴三桂,让康熙怒不可遏,他直接当众将额驸吴应熊,儿子吴世霖斩杀。至于,吴应熊的其余幼子和建宁公主,可以暂时免去一死,但全部都被幽禁宫中。

建宁公主就这样失去了丈夫。

这一年,她还只有32岁。

---

但是,这还不是建宁公主最绝望的时候,因为康熙还给她留了两个幼子。宫中的幽禁生活虽然苦,但有孩子,她的生活就还不算绝望。

作为公主,她夹在中间也非常痛苦。

她是爱新觉罗的血脉,自然守护爱新觉罗的江山,这是她的职责。对于侄儿康熙的行为,她可以理解是情势需要,但依然痛心,很长一段时间里拒绝康熙的探望。

这期间,孝庄也经常去看望建宁公主,希望能够抚平她心里的创伤。

可是,还没等创伤完全抚平,新一轮的惨剧又来了。

年,云南平定,三藩之乱告一段落,吴三桂也早早地被气死了。建宁公主以为,一切应该都可以回归到原点,她应该也有机会带着孩子们正常生活了。

然而,公主没有等来康熙的赦免,却等来了康熙的必杀令:二幼孙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

这一次,建宁公主怎么也忍不住了,她先是哭着向康熙求情,希望康熙能够看在她的面子上,给孩子们一条生路:“叛乱已平,求你给我和孩子一条生路。”

康熙看着泪如雨下的姑母,一把将她扶了起来:“要怪,就怪他们的爷爷吴三桂吧。”

建宁公主见康熙如此坚决,歇斯底里地喊了出来:“吴三桂都死了三年了,可孩子们什么都不知道!”

稚子无辜,更何况他们也算得上半个爱新觉罗家的血脉。

但对于康熙来说,吴三桂是乱臣,只要他们是吴三桂的血脉,就是乱臣之后。斩尽杀绝,即可杀一儆百。所以,不管孩子们是否清白,都逃不了一死。

可是,建宁公主的悲惨命运又能怪谁呢?

她这一生,从来都没有自己为自己做过主。

出嫁,是因为政治需要,哥哥顺治让她嫁,她便嫁了,为清廷笼络汉族权臣之子,牵绊住吴三桂。

丧夫,丧子,是朝廷的平乱,她插不上手,求情的话也起不到任何影响。

明面上说,杀了幼子们,是因为“父债子偿、爷债孙偿”。

但这其中,最惨的还是建宁公主。

--

康熙也知道,他亏欠建宁公主,爱新觉罗也亏欠她。

所以,事情平息后,公主便获得了自由,搬到了宫外的公主府。

衣食住行,康熙一应按照高规格的“功臣”来安置,也经常派人去照看她,关心她。

看着这些“赏赐”和“关系”,建宁公主越发孤独,久久走不出生活的阴影。

年,建宁公主在府中去世。

关于建宁公主住过的宅子,老北京人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那是一座“凶宅”,经常会在半夜里出现丝竹声,其中还夹杂着年轻女人的幽怨声……

或许,建宁公主生命的最后时光,久久走不出失去亲人的苦痛。

有时候,活着的人,比去世的人,还要难熬。

如果你是建宁公主,你会怎样逃过这凄苦的命运安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