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极端天气,福建农业怎么办东南网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近日,建宁县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的防寒抗冻措施。肖开涯摄

8日上午,农技人员在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享通基地小番茄大棚指导防寒抗冻。黄献光摄

东南网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张辉通讯员刘文标刘建波)上月底以来,冷空气携雨雪连番来袭,福建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冬作马铃薯、在田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业生产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

迎“寒”而上,以动制“冻”。福建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预警,开展防寒抗冻生产指导,及时调拨农资,保障农作物安全度寒。

与此同时,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业政策性保险等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让福建农业有了应对极端天气的更大底气。广大新农人呼唤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真正走出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困境。

寒潮比往年来得更早

31岁的马铃薯种植大户陈颖始料未及:自己未雨绸缪,将马铃薯播种时间提前了一个月,依旧撞到了寒潮的“枪口”上。

陈颖是福州市长乐区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位于江田镇的马铃薯基地,规模近千亩。在当地,马铃薯大多11月播种,次年2月初采收。这个产季播种前,陈颖通过媒体得知,专家预判今冬将出现寒潮天气。基于往年教训,他决定将播种时间提前到10月中旬。

福建是马铃薯南方冬作区的代表,沿海平原地区多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在极端寒冷条件下,马铃薯植株水分散失,细胞液渗透压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薯块停止膨大。”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文彬说,以往,寒潮大多出现在春节前后,此时正值马铃薯封垄期,薯块尚未完全膨大,一旦遭遇冻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年、年春节前后出现的寒潮中,利丰合作社的千亩马铃薯便深受其害。

寒潮确实来了,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年12月29日夜里,全省自北向南出现寒潮天气,各地气温断崖式下降至入冬以来的最低值。

省农业农村厅提前发布农业寒潮天气防范指南,并成立4个专家服务组赴宁德、三明、龙岩、南平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同时,来自省农科院的农技专家,通过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系统、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云平台、“惠农信”等科技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开展防寒抗冻技术指导。

“我们提前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示范县技术骨干,要求通知到户,提前做好预防霜冻的准备。”罗文彬说,他所在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提前介入,指导马铃薯种植户采取盖草覆膜、灌半沟水保温,追施腐熟有机肥、喷施叶面肥等方法,应对寒潮天气。由于准备充分,这次降温对马铃薯种植户影响较小。

但紧随其后的第二轮寒潮,更加来势汹汹。1月8日,全省再次普遍降温,且持续时间更长。其间,共有47个县(市、区)的城区气温低于0℃;超过55个乡镇出现雪或雨夹雪。沿海山区受小气候影响,马铃薯受冻级别达到3级。

利丰合作社的千亩马铃薯扛不住了,约80%马铃薯绝收,剩余面积也遭遇不同程度减产。

面对灾情,罗文彬马不停蹄地奔赴全省马铃薯产区,指导种植户开展灾后自救,及时止损。

“受冻严重的田块,提早收获,翻耕改种速生蔬菜等生育期短的其他作物;受冻较轻的,主要采取增施速效有机肥、磷钾肥等热性肥等防病害发生,注意疏通大田沟渠,减少田间积水。”罗文彬说。

农业保险如何有效兜底

1月11日,陈颖家的受灾田块,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开展灾后勘查定损工作。

去年,为防患于未然,陈颖发动当地种植户,集体投保马铃薯种植保险。“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大户即可参保,每亩保费50元,各级财政补贴40元,种植大户只需出资10元,每亩最高赔付元。”陈颖说。福建从年开始在全省开展马铃薯种植保险工作,去年,马铃薯种植保险在长乐推广。不出意外,春节前陈颖就能收到理赔款。

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办农业保险,启动了农村住房、森林火灾、水稻种植、能繁母猪和渔工渔船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过10多年发展,全省农业保险险种已由最初5个增加至数十个,整体保障能力超过亿元。其中,针对气象灾害多发特点,福建在全国率先推出多款气象指数类保险产品。

这几天,中国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农险部的工作人员,在忙着为福清市一都镇的枇杷果农办理枇杷气象指数保险理赔事宜。

一都镇是福州最大的枇杷产区,种植规模约5万亩,年产量近2万吨。年,当地联合气象部门、中国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推出全省首个枇杷气象指数保险。该保险各级财政负担70%保费,果农缴纳30%,折算下来每棵枇杷保费为1元,每亩最高保额元。

按照约定,保险区域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温度达到-1℃,即可触发理赔。元旦前后发生的寒潮中,一都枇杷主产区最低气温连续三天低于0℃,1月1日善山村最低气温仅-3.4℃。中国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农险部的工作人员说:“寒潮天气导致一都枇杷受灾,申请理赔的面积有多亩,预计赔付金额多万元。”

农业保险为福建广大农户分散风险、提高兜底保障发挥显著作用,但依然有待扩面、增品、提标。

以枇杷气象指数保险为例,其在一都镇的投保率仅10%左右。其他险种推广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作为福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近70万亩。马铃薯种植保险推广两年多来,累计投保面积占比并不高。

农业保险推广不足,一方面源自农户风险意识不强、侥幸心理作祟,另一方面与目前农业保险兜底水平较低不无关系。

陈颖以马铃薯种植保险为例:“每亩赔付上限才元,在生产成本高涨的情况下,兜底水平有待提高。”陈颖说,随着绿色种植技术逐步推广,人工成本水涨船高,长乐的马铃薯种植成本已逼近每亩元。

提高保额,从保成本到保收入、保价格,提高农业保险兜底水平,农户呼声强烈。

对此,我省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福建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便提出,鼓励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高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的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并争取中央财政“以奖代补”资金支持。据悉,早在年,财政部便印发通知,在10个省份开展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但我省暂未被列入试点省份之中。

中国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施蓬勃则建议,推广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降低保险机构承保风险,提高承保积极性。年,福州市率先设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补偿基金,用于大灾风险发生时对保险机构的补偿。当保险机构年度赔付率超过%时,所产生的保险赔款由保险机构与补偿基金按比例分别承担。

农业现代化提高抗灾底气

春节将至,蝴蝶兰、红掌、杜鹃花、富贵籽等福建特色花卉,正蓄势待发进入年宵花市场。与马铃薯、枇杷等露天作物相比,花卉产业受霜冻影响较小。

“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花农及时采取培土、地膜和稻草覆盖、熏烟、增施热性肥料、喷施防寒剂、铺设二道膜等措施,避免花卉受冻,减轻冻害损失。”省林木种苗总站副站长陈璋说,花卉产业“抗冻”,不仅得益于防寒措施到位,更应归功于日益提高的设施化水平。

“以往,花卉生产大多采用简易竹棚、木棚等。”陈璋说,遇到低温冻害,花农只能在田头烧一垛柴,增施热性肥。一旦遇到极端冻害,减产绝收是家常便饭。年的那一场冻害中,全省鲜切花产业几乎全军覆没。

为改变这一局面,年,福建开始实施省级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扶持花卉重点县新建、改建花卉生产设施,改进生产技术,建设设施大棚每亩可享受50%至70%不等的补助。

年,福建全省设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较年增幅超过80%。随着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福建花卉产业抗灾能力与生产效益不断实现突破。去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让农业生产有了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底气。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琼认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之一,智慧农业将为低温冻害下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年以来,福建围绕茶叶、果蔬、食用菌和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累计投入多万元,建成39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以及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示范带动全省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1.5亿元开展农业信息化改造提升。但在林琼看来,当前智慧农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深度。

“目前,智慧农业应用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等方面,大数据应用程度还不够。”林琼举例说,在低温冻害中,设施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棚内气温息息相关。通过科学开关窗,可以精准控制棚内温度,降低作物遭遇冻害概率。但以往,农户大多凭经验操作,缺乏科学依据。最近,林琼正在长乐试验基地开展相关试验与数据积累,最终将形成数学模型,并研制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目前,福建正致力于智慧化赋能蔬菜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依托蔬菜产业体系设施农业、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气象等领域专家团队,开展大宗蔬菜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农用天气预报、蔬菜气候评价等蔬菜气象服务。”福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的高级工程师苏荣瑞说,过去的一年,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验证确定了越冬番茄低温寒冻害等级气象指标,并开展福建省及福州市越冬番茄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

种业创新同样至关重要。

年,罗文彬所在的省农科院科研团队启动马铃薯育种、栽培管理等技术攻关。过去10多年间,农科院自主选育的10多个马铃薯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但耐寒品种选育上依然未取得突破。当前,团队正从野外环境广泛收集育种材料,计划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更加耐寒广适新品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近日,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文彬在霞浦县沙江镇察看马铃薯受灾情况。林金雪摄

记者手记

让农业生产走出“看天吃饭”困境

福建日报记者张辉

农业是高风险、长周期行业。其中风险不仅来自市场波动,更潜藏于台风、暴雨、干旱、寒潮、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具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中。千百年来,传统农业深受其害。即便在今天,农业生产依然未完全走出“看天吃饭”的局面。

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是消弭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尽可能降低气象、虫害、病害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在减少气象灾害影响方面,至少包括科技创新与机制完善两个维度。

以应对低温冻害为例,应当通过种业创新,选育抗逆性更强、具有广适性的耐寒品种,辅以科学有效的土肥方案,让农作物更加抗冻稳产。同时,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导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智慧化转型,用工业化理念改造传统农业,让农业生产真正摆脱“看天吃饭”困境。

机制方面,重点在于构建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拓展灾后救济渠道。其中,农业生产保险是重要手段。如何开发设计多元农业保险险种,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既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又挖掘其深度,推进农业保险与现代科技以及期货、信贷等金融元素有效融合,真正提高农业保险兜底保障水平,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是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绕不开的课题。

寒潮天气防范指南

福建日报记者张辉整理

种植业:

寒潮将至时要抓紧采收成熟果蔬,在田作物可根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对于已出苗的马铃薯,要及时盖草覆膜,灌半沟水保温,追施腐熟有机肥或喷施叶面肥。

加强蔬菜、烟苗的田间管理,通过地膜(稻草)覆盖、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加盖小拱棚、灌水熏烟等措施,减轻降温危害;要做好设施温室大棚棚膜等检查,控制棚内湿度,采取地膜覆盖、增设补光灯、多层覆盖或加盖小拱棚、燃蜡烛等措施,做好夜间保温,防止冻害;寒潮后待天气回暖,要抓紧整地,抢时间补种、改种耐低温的短期叶菜类,尽快恢复生产。

柑橘、香蕉、火龙果和青枣等水果,果园施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和微肥配合,并喷1~2次叶面肥,提高果树抗寒能力;易受冻的枇杷、莲雾、番石榴等,应采取熏烟增温、树冠覆盖、树体包扎、树干刷白、果实套袋、根际培土、设置风障等措施。

对于黑木耳等大田室外栽培食用菌,在寒潮来临前两天停止喷水,降低子实体湿度,提高抗冻能力。

畜牧业:

做好畜禽舍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准备好应急电源,确保正常供电。

修整好畜禽舍,堵严畜禽舍漏风部位,增添垫料;有条件的要添置红外线灯、电热板等供暖设施,特别是幼畜禽舍,要确保舍内适宜温度;白天定时给予畜禽舍通风换气,保持畜禽舍空气新鲜。

备足饲料和饲草,增加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提高畜禽机体本身的御寒能力,适当加一些维生素C,提高机体抵抗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