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有槠洲,还有槠洲市呢

“槠洲”,近两千年历史的老地名

槠洲。槠,即青椆,俗称苦槠树,亦俗称栗槠子。作为聚落,何时得名,史无明载。

不过,也有史料可证:古槠洲境内,现发掘东有烟墩冲(今株洲市荷塘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南距株洲市区约6公里的白关(今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有商代银子园村落遗址。由此可以推定:今株洲市区,商代以前就散居古人类村落。《株洲文物名胜志》载:年,在今株洲市江南商城一带,发掘古战国墓葬10座。出土有壶、豆、钵、罐、铁片等器物。可见战国时期,楚人、越人在槠洲已有较大村落聚居。

我在《株洲地名略考》认为:古代这一带,岗峦、溪谷、河流遍布,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植物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依山傍水,可渔可猎可耕,最适宜人类居住。根据地名命名的规律,约在《尔雅》成书之后的东汉永康至建宁年间(~),因境内濒湘江盛产槠树,江中多沙洲,亦或以江边有上、下大沙洲,遍生槠树,便形成以地形地物命名的古村落——槠洲。因两晋以后至南北朝地名学著作中,如《湘中记》、《广州记》、《荆州记》等名著中,以地形、物产命名的极少。因此,槠洲得名,约在东汉初,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什么?这里在南宋时就“建市”了?

槠洲之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为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南宋乾道二年(),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朱张会讲”后,偕游南岳衡山。朱熹事后在《南岳游山后记略》中有“丙戍至槠洲”的记载。文中“丙戍”年,即南宋乾道二年。以后诗文记载不绝。

南宋嘉定元年(),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今湖南境内),官方绘制的地图册上,已明确标注“槠洲市”。这说明其时槠洲,已成湘江边较大都市,通名全国。

“株洲”有名近千年,完全定名仅百年

槠洲,何时依谐音简称株洲。目前至少有五说:《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株洲》《株洲市南区区志大事记》《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株洲市》《湖南省地名志·株洲市》《株洲文明史略》,均依时序有载。五说中,至今难以定论。

我认为南宋建炎元年(),由槠洲谐音简写为株洲,有其历史依据。有关史料记:南宋建炎元年,由于境内酿酒业兴旺,株田铺(槠田铺)一带,已酒肆林立,商贾穿梭于市,文人、骚客、宦者、游者,多栖居游历于此。南宋隆兴元年(),奏斩秦桧的名臣胡钰谪贬衡州(今衡阳),回朝复职,途经株洲(已由槠洲改名),在赠胡氏湘西园歌妓黎倩诗中,以及尔后戴复古的诗中,确证南宋初时,株洲已相当繁华。

南宋建炎元年,朝廷任雍端行为“槠洲”酒场官。《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记:酒场官实为“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至此,每年征酒税20万缗钱,俨然一县级都市酒税。直到南宋绍熙元年(),湖南转运判官陈傅良到株洲核减酒税后,商业更趋繁兴。自南宋建炎元年(),槠洲改名株洲后,历71年繁兴发展,至南宋嘉定元年(),官方地图册上,仍标为“槠洲市”。但民间巳习称“株洲”80余年。

槠洲改名株洲,有个过程。可能是槠洲酒税业务繁忙,交往日多,经管人员少,忙不过来,为图书写方便,便以谐音简写成株洲。不过,清光绪《湘潭县志》有时仍录为古名。直至清宣统二年(),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建成通车,才改称“株洲车站”。至此后,无论官方或民间,皆以株洲称名。槠洲古名,渐成历史记忆。

三国时期,河东、河西分属两“国”

建宁,株洲古政区名。今株洲市,西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主孙权析临湘(今长沙县)、湘南县,始置建宁县,取“建安宁边境”之意,亦或取东汉建宁纪年号为名,故名建宁。县治初步考正,位于今株洲市东湖公园一带(古称旱草坪)。与攸县、醴陵,都属长沙郡。

何时置建宁县,《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株洲》列有四说。然而认为:东汉建安十九年至建安二十年()七月间,始置建宁县,县治驻槠洲旱草坪(今株洲市东湖公园一带)。因《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北宋《资治通鉴·六十七》中,亦有类似记载。不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珍宝。巴、汉皆降。”[18]这说明曹操领军攻占汉中,是公元年7月,由此推断孙权、刘备分湘江而治,是在建安二十年()七月后不久。年《株洲市志·大事记》也有载。今株洲市区湘江之东属吴,湘江之西属蜀。

清光绪《湘潭县志》载:三国吴太平二年(),建宁县治从槠洲,迁入淦田(今渌口区淦田镇淦田村)。吴宝鼎元年(),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旱草坪。唐初,又沿槠洲水下迁至今株洲市芦淞区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塘一带。

历史上,株洲还归攸县“管”过呢

晋一统中国,建宁县治仍驻槠洲。后废、置交替,直至唐贞观元年(),建宁县并入攸县。唐天宝八年(),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其中湘江之东小部分地域,划入醴陵县。此后,槠洲及今株洲县域大部分属湘潭县地,属潭州长沙郡。清乾隆九年(),设株洲塘汛于此。清光绪三十四年(),置株洲抚民府,设同知管理,同知府衙驻今株洲市芦淞区樟树坪(今樟树坪小学内),属长沙府台,清末称为株洲厅。

民国立,株洲又划归湘潭县,后境内区划累更。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株洲区。有关地方文史记:所辖株洲集镇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约人。年6月,株洲区设为区级镇,辖一至四街居委会、田心塅、董家塅、石子头3乡。年6月,株洲镇升为株洲市(县级)。年4月,株洲市升为地级市。市政府驻南区(今芦淞区)新华西路。年4月,株洲市,设辖株洲县。年1月,设辖市郊区。年设辖东、南、北三区。年株洲市转辖醴陵、攸县、茶陵、酃县(以上诸县原属湘潭地区)。年5月,撤东、南、北、郊四区,改设为天元、荷塘、芦淞、石峰四区。市治河东芦淞区沿江路,今治河西天元区天台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