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打造山区教育三明模式东

东南网9月7日讯(本网记者肖晓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三明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基础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均衡发展、协同培养、正向激励”三大机制建设,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抓改革、塑内涵、提质量、促公平,教育质量和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教育改革部分做法经验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并推广,打造了山区教育的“三明模式”。

梅列区沪明小学投入使用。蔡晓卿摄

全力投入补齐短板人人上好学

8月23日,梅列区沪明小学迎来第一批学子。刘女士家住离学校米左右的地方,她说:“走路5分钟就能到学校,真的就是在家门口上学。学校设施齐全,文化独特,很开心孩子能上这样的学校。”该校是三明市找准教育短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生动案例。

-年,三明市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年均增长6.18%;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个,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6.67万个。去年,三明市区开展17个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建设,总投资14.66亿元,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可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1个,累计完成投资约3.6亿元,三元区实验幼儿园等8个项目将于今年相继投入使用。

三明建宁县客坊中心小学位于闽赣交界处,距县城50公里,是建宁县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走进学校,记者看到宽敞的教室里,老师正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传授新知识;校园里随处可以见到小书柜,里面堆满了各类儿童读物;课间操时间,学生在新建的塑胶跑道集体跑步锻炼……深处大山里的学校竟然有如此优美的环境,到处充满书香文化。

三明市把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向教育倾斜,为教育改革发展把舵扬帆,切实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需求优先满足、教育项目优先实施。年以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增长分别达3.25%、12.62%、6.4%、6.08%,争取并实施公办幼儿园、校舍安全长效机制、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及改薄提升、县级薄弱高中校建设等项目个,争取补助资金9.86亿元,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个,投入2.82亿元。

客坊中心小学寄宿生吃午饭。肖晓敏摄

积极推动教育扶贫共享教育资源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三明全市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农村,三明市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完成“三房五室”建设,乡镇中心校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食堂%达到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B级以上标准。“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暑假学生宿舍里刚装上了崭新的铁架床。”客坊中心小学校长江德龙说,学生除了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享受国家“两免一补”、营养餐补助政策,衣、食、住、行、学,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午饭时间,孩子们端着三菜一汤的餐盘有序进餐。

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更是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坊中心小学,有超过一半是留守儿童,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爱缺失等突出问题,客坊乡探索总结出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真爱6+1”:“6”包括晓真情、绘真景、系真爱、育真人、懂真规、吐真言,“1”指的是学习一项体艺技能,让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六年级的张海华告诉记者,父母都在厦门打工,家里还有妹妹需要爷爷奶奶照顾,自己选择寄宿在学校,在校时间还可以学习葫芦丝、书法等。今年来,三明市还全面实施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对全市名留守儿童全部建档立卡,实施全覆盖“1+N”师生帮扶和“1+1”同伴帮扶,确保让每位留守儿童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宁化县“三全三扶一档”教育精准扶贫经验做法得到认可并推广。该县把“扶智、扶志、扶助”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整体推进,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