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村边的老烤烟房
项目位于中国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基地在村口外约米,是路边毗邻荷塘的一块用地。场地中有一组烤烟房(用于烘烤烟草的生产建筑),因为工艺技术的改变,已经长期闲置。
△鸟瞰
烤烟房是福建一种典型的生产建筑,有大有小。基地中有两座小型的传统烤烟房及一座大型烤烟房。大型烤烟房为砌体结构,由4个独立且平行的矩形烘烤空间组成,屋顶为平顶且相互联通,用于存放木柴等杂物。为了保持木柴干燥,屋顶上设有一个雨棚,材料为石棉瓦。烤烟房面向荷塘,背依道路和山林,具有很好的视野和地势。
此外,都团村一系列建设也给此场地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水利项目对周边溪流进行了疏通,对水岸进行了整修,建设了儿童戏水池;荷塘中修建了栈道,加强了农业景观的可达性和体验性。这一系列改变都加强了都团村的活力,也增加了都团村的访客。本项目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的,它旨在补充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为本地居民和外来者提供公共休憩空间。
△新建筑与周边荷塘
△新建筑与保留的烤烟房
△清晨中的建筑
空间布局:生产空间的艺术化演绎
保留了两座小型传统烤烟房,设计主要针对大型烤烟房展开。新建筑在老建筑的基地上建设,借用了原建筑的空间逻辑,并加以艺术化演绎。
建筑师对烤烟房建造的自发性特别感兴趣。平面上,原建筑由4个平行的矩形空间构成,方盒子的大小、形态、间距完全一致,形成清晰的平面秩序。竖向上的逻辑也是清晰的,烤烟房生产单元和储藏单元分别位于首层和不规范的“二层”空间。雨棚是原建筑特别有趣的元素,它是功能需要,但其结果也给建筑带来了空间属性上的改变。雨棚以一种超尺度和随意感,打破了烤烟房生产单元的秩序感。
△探向荷塘的屋顶
△下探的屋顶成为建筑的重要标志
设计的开始是向自发建造学习。新建筑的空间逻辑沿用了老烤烟房的空间模式:建筑也分为两层,首层由多个体块组成,分别是社区中心、展厅、会议室和厨房。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一层体块的组合方式脱胎于原建筑的4个长方体。建筑师通过对原体块的消减、增加、组合,重构了平面秩序。平面不再是原来的匀质肌理,而是呈现出变化:室内空间更符合新功能的要求,体块之间的空隙为使用者提供了室外活动空间。一层空间朝向荷塘的立面为通高的木板,可以完全打开,人可以从建筑西南侧进入区域,并以一种自由的方式进入室内。这里室内外的界限是模糊的,建筑师希望形成一种自由空间。
△设计生成
一层和二层由建筑西北角的一个室外楼梯连接。二层为长方形的大空间,是多功能厅,可以作为餐厅或者聚会使用。西侧面向荷塘的立面是落地大玻璃,将景观引入室内,西南角有一个室外平台,为室外就餐提供了条件。东侧立面因为朝向道路和山林,设计的较为封闭。齿状的外形是对原烤烟房的回应。建筑二层的另一个入口也开设在东侧,并用连桥与道路连通,解决了人流疏散的问题。
△建筑外立面复原了烤烟房的开口
△二层的室外平台
大屋顶:理性和荒诞之间
新建筑的重要视觉元素是夸张的大屋顶。这个大屋顶的处理是建筑师刻意为之:超尺度、不对称,甚至是“浮夸”的。它将建筑笼罩,为建筑提供了舒适的檐下空间,回应了当地多雨、湿热的气候。同时,它也是原建筑雨棚的一种戏剧性的衍化。屋顶的檐口不是水平的,它被一条弧线切割,南侧屋顶较小,北侧屋顶大且长,一直延伸到接近地面的位置,设计团队戏称它为“象鼻子”。连接一层和二层的室外楼梯在此处穿越屋顶,形成了戏剧性的空间体验。
△大屋顶为使用者提供了檐下空间
屋顶为弧顶,钢结构,支撑屋顶的钢柱延续了理性和荒诞并存的特征。柱子并不是垂直设立,而是倾斜且不平行的。人行走于屋檐下柱子之间,有一种行走于竹林中的感觉。这种错位感,也正是建筑师希望给人带来的。柱子分为真正的承重构件和虚假的承重构件,建筑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颜色的加入,也为柱子带来了时尚感和陌生化的效果,并与另一个“夸张”的处理——屋顶彩色釉面瓦形成呼应。
△室外楼梯穿越屋顶
△室外楼梯
△采荷人与建筑
釉面瓦:关于乡村普通材料的一次实践
屋顶使用了鲜艳的釉面瓦,这是对中国乡村90年代后新民居大量使用釉面瓦的一种艺术化挪用。釉面瓦脱胎于琉璃瓦,在年以前只用于宫殿、庙堂,民居中不允许使用。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釉面瓦生产成本的降低,中国乡村民居中开始大量使用釉面瓦。除了釉面瓦比传统的筒瓦更坚固、防水效果更好外,其闪亮的外观,鲜艳的颜色,以及曾经作为皇家和官府专用的符号性都是民间乐于使用它的原因。
但在学界,特别是在建筑、文化学者眼中,釉面瓦是破坏乡村传统风貌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它还有瓷砖和彩钢棚。这种审美的分歧使建筑师喜欢的朴素、传统材料并不被普通乡村所接受,而村民因为功能需要和展示富足需要所选择的“闪耀”材料也很难得到学者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屋顶图案
建筑师希望探讨釉面瓦在现代乡村建筑中当代审美性的可能性。釉面瓦是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既满足村民对“闪耀”材料的追求,又具有当代美学的材料?当然,这必将是一次大胆,甚至冒险的实验。
本项目采用的釉面瓦是最普通的,从淘宝采购,具有普适性。设计中,建筑师做了多种尝试,讨论釉面瓦的色彩和组合方式。最终,瓦面颜色的选择为黑、灰、红、橙、深绿、浅蓝。屋顶的上部以黑色瓦为主,这样的处理将建筑与背后竹林的拓扑关系呈现为黑与绿的关系,这与传统建筑屋顶与山林的关系是一致的。其他色彩的瓦面主要集中在屋顶的前部和檐口处,这使建筑在被正常视角观察时,下探屋顶形成的立面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釉面瓦的排序并非完全随机,建筑师将其图案化。图案的原型来自于周边荷塘和稻田的航拍图,但经过了抽象和调整,使施工相对便捷。
△彩色的釉面瓦主要集中在下探的檐口处
△屋顶图案意象取自周边环境
△建筑夜景
室内:新空间与老记忆
室内的处理并不复杂。建筑分为两层,一层由几个小空间组成,除了厨房外,都具备很强的公共性。社区中心和展厅串联在一起,既可以服务于本地人,也为外来者提供休憩的空间。展厅室内保留了原烤烟房的空间格局和部分构件,如挂烟草的木架、观察火势的开口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展桌,用于摆放与地域有关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建筑未来的经营提供条件。社区中心设有服务台,室内相对自由,可以摆放桌椅,为社区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会议室增加了服务的类型,也可作为小型包间使用,满足未来使用人群的不同诉求。
△灵活可变的里面
值得注意的是,一层的室内和室外空间具有流动性,可以转动的木隔墙让内外空间可以轻易地串联在一起。借此,建筑的一层空间完成了流动性、可伸缩性和模糊性的建构。
△边界的可变性让空间感丰富
△社区中心和展厅相互贯通
△社区中心室内
二层为多功能厅,建筑东侧的墙面凹凸起伏,并对应着墙面和玻璃,这是对原烤烟房4个平行生产空间的记忆性表达。室内墙面被橙黄色瓷砖覆盖,并延伸到地面,终止于结构柱的位置。地面的其他区域采用水磨石,这样的处理将建筑室内空间分为开敞和包裹两个区域,对应了后续的家具布置。天花保持了建筑屋顶的弧线形态,吊顶采用竹席作为装饰材料,体现了地域性。灯光的处理略显“任性”,建筑师采用线性灯进行基础照明,灯管被不规则的布置在天花下,形成构成感,给建筑室内平添了当代性的气氛。
△二层西侧为落地玻璃,将室外景观拉入室内
△二层建筑室内
△从二层室内向外看
结语和反思
本项目的设计、建造时间持续了3年,特别感谢业主的信任和支持,让建筑师可以进行一次研究性设计。
中国乡村建筑问题是复杂的。在审美层面,很难用简单的逻辑评判传统和当代,风貌与实用,乡村原生态形式与外来入侵形式的对错。建筑师和学者在批评传统乡村风貌被破坏的同时,很少设身处地地思考为何乡村原住民会选择城市性、现代性的形式和材料,也甚少从乡村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思考这些形式和材料被使用的内在逻辑,更不会“俯身”以民间审美视角去看待其价值。
△建筑周边环境已经进行了提升
本设计中,建筑师尝试从农村生产建筑中学习空间设计的语言,从乡村当代普通材料——釉面瓦、瓷砖中学习装饰的运用。但这种学习自然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全盘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带着批判的再创作。
△从老烤烟房看新建筑
△建筑夜景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南立面
△剖面
项目名称: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
地点: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
业主:溪源乡人民政府
主持建筑师:何崴
团队成员:陈龙、李强、宋珂、曹诗晴、赵馨泽、吴礼钧(实习)
结构顾问:潘从建
建筑及室内设计:三文建筑
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计时间:——年
建成时间:年7月
摄影:方立明,何崴,陈龙
-EN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